外企是一个望而却步的云端,没有高学历,没有流利的英文,要如何仰望?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职场新人励志小故事,没有流利的英文照旧进一流外企。
此奇人系编辑的朋友A君,无论是学生时代,还是后补习时代,屡战屡败的他最终连英语四级(CET-4)都没有通过。最终因英语脱了后腿,而考研无望的他,进入一家国企做起销售工作。然而领导碌碌无为,同事们偷懒懈怠的企业风气,令A君最终决定离开这家工作了两年的国企。
辞职后不久,A君的前同事风光的入职了一家外企。而同样觊觎外企多时的A君,迫于英语这个大硬伤,只能干瞪眼,没办法。很巧的是,没过多久A君家附近的一间世界500强的欧洲公司开始招人。从职位要求的描述来看,除了英语,A君几乎全部符合条件。A君精心为其拟好的中英文简历投了出去,很快他便接到了面试邀约。
准备面试
接到面试邀约后的A君,火速与通知面试者再次取得了联系, 再三套近乎、拉家常的询问之后,A君从通知者(非HR,而是公司的一位老员工)口中获悉了诸多公司的基本情况,还套出了负责自己首轮面试的面试官姓名及职位TITLE。
A君便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,通过人肉搜索、业内论坛等诸多渠道,多方“打探”到了与该职位有关的具体信息,以及面试官的私人资料资料。据A君了解到:该销售类职位,预计在北京只招一人。而他未来的直属上司有一个女儿,前不久刚刚患上肠胃炎。A君通过浏览这家外企的官网,获悉了该公司的客户群,对这些客户进行电话拜访,初步了解了这家外企产品的主要受众领域(消费群),以及公司的销售模式;继而找出了其跟原单位(国企)在这些方面上的细节性差异。在深入分析和详细比对后,A君尝试着为这家外企拓展业务,联系了几十个新客户,并将这些联系记录整理成一份“初步的销售报告”。
面试过程
在一系列专业性问题过后,面试官和A君之间有了如下一段对话:
面试官:“英语水平如何?”
A君:“这份工作中那些场合需要用到英语吗?”(画外音:好机智的A君!)
面试官:“和总部沟通技术问题的时候。”
A君:“我的口语比较差,但是书面语还是可以的。其实我很愿意在工作中变做边学,很快熟悉那些专业英语词汇。除此之外,我会在私底下花大把的时间与精力,去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!”(画外音:好直白!但是胜在够坦诚!)
正是由于A君面试前期做足功课,用心准备的那份“非正式的销售报告”,让A君在诸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、非常出彩,也令原本30分钟的面试演变成了一场长达2小时、针对产品销售渠道和用户应用模式的大讨论。期间面试官跟A君互动热烈。